衛教專欄
Health Education
首頁衛教專欄三高三高系列 – 高血脂

三高系列 – 高血脂

一 、 定義
血清中所含的脂肪簡稱血脂,主要包括膽固醇(Total Cholesterol)和三酸甘油酯(或稱中性脂肪,TG)。當血中的總膽固醇過高、三酸甘油酯濃度偏高、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偏低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偏高(俗稱壞的膽固醇)等,任一異常或合併多種異常情形均可稱為高血脂或血脂異常。

 

二、血脂正常值
(一)總膽固醇宜<200mg/dl
(二)三酸甘油酯宜<200mg/dl
(三)低密度脂蛋白宜<130mg/dl
(四)高密度脂蛋白宜>40mg/dl

 

三、臨床症狀
通常無特殊症狀,若有症狀也只是非特異性症狀,例如:頭暈、頸部僵硬等,一般多是因其他疾病,或例行血液生化檢查時發現。

四、常見罹病原因
(一)飲食中膽固醇攝取量過多及喜好甜食,體內脂質代謝異常。
(二)其他續發性原因,如糖尿病、甲狀腺機能低下、腎病症候群、肥胖、口服避孕藥、利尿劑、乙型阻斷劑等。

五、危險性
血管中堆積過多的脂肪,使得血管壁變厚、血管腔變窄、血管因而失去彈性,故高血脂症往往是引起動脈硬化的主要因素之一,且會增加罹患心臟血管疾病、腦血管疾病、視網膜脂血症及黃色瘤等疾病的機會。

六、預防
(一)飲食控制
1.少吃油炸、油煎或油酥、豬皮、雞皮、鴨皮、魚皮、肥肉及奶油等食物。
2.炒菜油最好用不飽和脂肪酸高的油(如橄欖油、花生油、菜籽油等),少用飽和脂肪酸高的油(如奶油、牛油、豬油等)。
3.多用清蒸、水煮、涼拌或清燉等方式烹調食物。
4.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:內臟(腦、肝、腰子等)、蟹黃、蝦卵、魚卵、蛋黃或牛油製成的麵包、蛋黃酥或餅乾等,每週以不超過3個蛋黃為原則。
5.肉類宜多選用魚類及去皮家禽,且應儘量減少羊、牛、豬等脂肪含量高的肉類,每餐亦可搭配豆製品食用。
6.高纖維食物含飽和脂肪酸低,且可在腸道結合膽固醇,減少其吸收。高纖維食物包括:
(1)五榖根莖類(如糙米、燕麥、玉米、胚芽米、全麥麵包、薏仁等)。
(2)未加工的豆類(黃豆、紅豆、綠豆等)。
(3)各類蔬菜(如葉菜類、竹筍、四季豆、紅蘿蔔、蒟蒻等)。
(4)各類水果(如葡萄柚、柳橙、梨、蕃石榴等)。
7.避免大量飲酒或含酒精飲料。
(二)體重控制
1.理想體重指身體質量指數(BMI)在18.5~23.9,當BMI≧27就輕度肥胖。
2.換算身體質量指數:身體質量指數(BMI)=體重(公斤)÷身高(公尺)²
3.體重控制最好的方式為均衡飲食、限制熱量及適度運動。
(三)適度運動
1.運動先暖身運動,強度慢慢增加,運動結束前,不要馬上停下來,應有適度的緩和運動,讓身體更健康;運動中若感到不適,請緩和後停止運動。
2.運動時需穿適當的鞋襪和其他保護物。
3.在極端溫度(高溫、極冷)和天候不良(霧、雨天)時,室外運動不宜。
4.最好的運動時間為飯後1-2小時,每次運動時間約20-30分鐘,一週至少要三次才能達到效果。
(四)戒菸
香菸中的尼古丁、一氧化碳及其他物質都會破壞動脈管壁,吸引膽固醇到受傷部位,引起脂肪堆積,危及動脈、心臟等。
(五)藥物治療
如果治療需服用降血脂藥物時,請不要任意停藥,否則可能會造成血膽固醇上升。症狀改善,需再做一次血脂肪檢驗,再決定是否減量。

 

 

資料來源: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護理部

喜歡這篇文章嗎?歡迎分享至社群網站